首页
甘孜州农牧农村局关于印发《甘孜州2023年青稞、玉米、马铃薯主要粮食作物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方案》《2023年全州农业主导品种发布》《甘孜州2023年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要点》《青稞、马铃薯、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的通知
2023-03-01 16:07:25
来源:
州农牧农村局
阅读数:
378次
字号:
收藏
打印
分享: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甘孜藏族自治州农牧农村局网站提醒您:
请完成个人中心登录后进行相关操作


甘孜州农牧农村局

关于印发《甘孜州2023年青稞、玉米、

马铃薯主要粮食作物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方案》《2023年全州农业主导品种发布》《甘孜州2023年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要点》《青稞、马铃薯、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的通知


甘农牧发〔202316


各县(市)农牧农村和科技局、海螺沟管理局农业农村科:

为全面抓实我州粮食生产农业科技创新、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农业科技培训和服务为引领,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围绕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努力实现全州粮食亩产平均提高3公斤目标任务,为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甘孜力量。现将组织州级粮食专家团队制定的《甘孜州2023年青稞、玉米、马铃薯主要粮食作物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方案》《2023年全州农业主导品种发布》《甘孜州2023年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要点》和四川省地方标准《青稞、马铃薯、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印发你们,请各县(市)结合当地实际,细化工作方案,强化责任落实,推进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甘孜州农牧农村局

2023年2月28




附件1:

甘孜州春青稞高产增效栽培技术

技术概述:甘孜州青稞增效高产栽培技主要解决甘孜州青稞单产、良种与良法不配套的问题。采取秋(深)耕蓄墒、春翻灭草,重施基肥,酌防地下害虫;选用良种,种子精选包衣(或拌种),视情抢墒早播或等雨迟播,机播条播;加强田管,视苗(慎)追肥保壮苗,中耕灭草、综合防除病、虫、草害,适时收获等。

增产增效情况:因地制宜应用青稞高产增效栽培技术,青稞平均亩增产25—50公斤,亩增收100-200元。

技术要点:

1.轮作倒茬。青稞属耗地类作物,良好的前作为马玲薯、豆类及十字花科类作物,一般采取青稞与马铃薯、青稞与油菜(蔬菜)、青稞与豆类等轮作方式。

2.深浅结合细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埋草。秋耕一般掌握在收后的10天左右完成,及时掩埋杂草残茬,消灭病残植株,耕深20cm以上,秋耕后,在秋末冬初封冻前耙耱保墒。在播种前应浅耕细耙,进行土地平整,此次耕地应结合施肥进行,将全部底肥在犁地前施入土壤中。整地时要做到“齐、平、松、碎、净、墒”。

3.选用良种:因地制宜选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品质优良、丰产性好的品种。要达到高产,就要有优良的种子,良种应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品质好;二是产量高,增产潜力大;三是品种要适应当地的种植制度和土壤条件;四是对当地病虫草害等自然灾荒有较大的抗御能力。热量条件好的区域选用中、晚熟品种,热量条件适宜的区域选用中熟、中晚熟品种,热量条件较差的区域选用早熟或特早熟品种。可选用康青6号、康青7号、康青8号、康青9号等康青系列品种,部分地方可选用黑白六棱、黑白四棱、80天早青稞等地方品种。

4.精选包衣增播量:精选种子并晒种四小时后,用敌克锈或其他相应种衣剂机械包衣或人工拌种,预防坚、散黑穗、条纹、叶枯等种、土传病害;测发芽率并按每亩基本苗最低18万株要求计算播种量{=[(16~18万)×千粒重/1000]÷1000÷发芽率%},未测发芽率的按亩播量取14-18kg。

5.适期精播求全苗:适时播种,春青稞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即清明节前后。播种量依品种类型、不同地区、种植方式等而定。海拔2500-3000m河谷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海拔3000~3500m河谷在4月中下旬、海拔3500米以上坡沟地在5月上旬播种;若土壤墒情不足有条件河谷坪坝地块可先灌后播,无条件坡沟可等雨迟播或迟播等雨并适当增加播(种)量,宁晚勿旱;提倡机播或畜力条播,力避撒播,播种深度3~5厘米;足墒地每亩随种加施尿素2kg,缺墒偏旱地减施或不施种肥以防烧种;田边地角种满种严、不留死角。

6.科学施肥。施肥以多施腐熟农家肥为佳,肥料都作底肥使用最好,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根据苗情长势可适当追施氮肥或复合肥。高产青稞生产地应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尿素10~12公斤、磷肥8公斤、钾肥5公斤。

7.田间管理。青稞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种,保证苗全、苗匀;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视苗情可适量追施化肥,确保苗壮;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结合中耕除草,可用绿麦隆等化学除草剂防除田间阔叶杂草;在青稞生长中后期注意病虫害防治工作。

7.1苗期管理先蹲后促:出苗后及时查苗,缺苗断垄处用萌动种子补种争取全苗,3-5叶期中耕松土,有条件(尤其播前未浇水)地应先灌后锄,并选用2,4D-丁酯、燕麦畏等适用除草剂、杀虫剂灭除灰灰菜、野油菜、野燕麦等杂草和麦蚜、叶甲等有害昆虫。

7.2中期管理巧用肥水:拔节至灌浆初期是青稞需水、需肥量最大的时期,虽多已进入雨季但仍有伏旱,为本产区青稞生产之“软肋”,故巧用肥水促壮抑旺为管理重点。生长过旺田块适当中耕,有墒(雨)但局部生长较差的适量追施尿素,少雨偏旱地块结合病虫草害控防叶面喷肥,拔除杂草。

7.3后期管理重“防灾”:灌浆期监测防控蚜虫复发、病害蔓延,提早准备慎防冰雹、早霜危害,谨防人畜机械损伤倒伏,及时拔除病株杂草等。

8.成熟期适时收脱:甘孜州春青稞一般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收获。人工收获时应在蜡熟末期(即70%以上的植株茎叶变成黄色,籽粒具有本品种正常的色泽且变硬),机械收获时应在完熟期(即所有的植株茎叶变黄,籽粒变硬)。收获后及时脱粒、晾晒、入仓,以保证青稞品质。

适宜区域:甘孜州青稞种植区及类似区域。

注意事项:因地制宜选用良种、强化病虫监测预警和适时收获青稞收获季节正值秋季,易受绵阴雨、冰雹等影响而导致籽粒发芽、霉变,注意适期及时收获。晒干的籽粒含水量要低于13%,才能入仓贮藏,并注意防鼠、防虫、防霉。

  

小面积田间测产(10亩以下)

  1.目测估产。根据青稞田间长势长相凭经验进行粗略估产来评价青稞的单位面积产量。

  2.理论测产。常用1平方米的方框在田间对角线五点法取样,考查有效穗数、计数每穗平均结实粒数,测定出千粒重,即可求得理论产量。每亩产量(公斤)=每亩有效穗数(穗)×每穗实粒数(粒)×千粒重(克)/1000000×85%。

  3.实收测产。将各取样点的青稞进行全部收割、脱粒、干燥后称重,求得各取样点的平均产量后换算出每亩产量。



附件2: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是我州重要的粮食和饲料兼用作物,也是主要的高产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7万亩左右,其产量位居粮食作物产量的第二位发展玉米生产,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畜牧业和地方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挖掘玉米生产潜力,提高我州玉米产量要靠选用优质高产良种,适期播种,规范种植,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配套技术才能实现

1.播前准备

1.1品种选择

根据本地海拔高度和气候特点,选择品质优、产量高、抗病的杂交玉米良种。河谷地带建议选用川单99”“敦玉810”“大天006”“大天2416”“博玉206”“中玉335”“西抗18;在高山及半高山建议选用阿单9号”“康玉1号等适用本区域范围种植的优质高产国审省审品种。

1.2购种建议

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质量可靠玉米种子。1.到有种子经销权的单位去购种,要注意售种单位的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标签和营业执照是否齐全。2.要注意检查种子包装是否规范,是否配套。包装袋一次封口,非制种单位不能随意拆袋,以防有假劣种子混入。3.要注意察看种子质量。对种子的光泽、饱满、纯度以及霉变情况要逐项检查,有疑问的要及时查询。要求种子含水量达到13%以下,发芽率达85%以上,纯度达98%以上的种子,尽量购买经过包衣的种子。4.要注意阅读种子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不明事项要及时咨询,以免操作失误,影响产量和品质。5.要注意种子的生产日期,避免过期种子。6.要向销售单位索取购种发票,保存种子包装袋和购种发票(时间为一季)。以备万一发生种子纠纷时,以此为依据进行索赔。农民朋友们一定要有维权意识。

1.3种子处理

1.3.1种子精选

除去种子中的病斑粒、虫食粒、破损粒、混杂粒及杂质。

1.3.2晒种

选择晴天上午九时到下午四时进行晒种(不要在铁器和水泥地上晒种,以免烫坏种子),连续晒种12天,可提高出苗率。

1.3.3浸种

玉米用冷水浸种10小时,比干籽粒播种发芽的快,出苗整齐;微肥浸种可补偿土壤养分,如播种前用0.01%0.1%硫酸锌,磷酸二氢钾浸泡24小时,可促进萌发,提高发芽率。

2.播种

2.1播种期

结合当地种植制度确定播种期春玉米的播种期主要根据温度、墒情和品种特性来确定。播期过早,地温过低,种子迟迟不能出土,易造成烂种缺苗。以清明前后5~10厘米土层地温稳定在10℃开始播种为宜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作为始播期为宜

2.2用种量

用种量2.5千克3千克,大粒种子酌情增加用种量。

2.3密度

早熟或株型紧凑品种种植密度4500株/~5000株/;晚熟或大穗型品种种植密度3500株/~4000株/

2.4播种方式

2.4.1露地直播

宽窄行播种,宽行7080厘米,窄行3040厘米,窝距因土壤肥力而定;等行距播种,行距6065厘米,窝距根据土壤肥力而定,一般单株窝距25厘米,每窝播种23粒。注意保持株距、行距一致,同时保持播种深度的一致性。播种深度,墒情较好的土壤,播种深度34厘米左右,疏松的沙壤土,播种深度45厘米为宜。播种后5-7天,使用乙草胺进行封闭除草。

2.4.2育苗移栽

虽然育苗移栽技术比较费时费工,但采用育苗移栽可保苗全、苗齐、苗壮,建议劳动力充足的农户实施育苗技术。一般育栽1亩地玉米用床土500千克。用3两尿素,3千克磷肥和30%的有机肥混合做肥团,每肥团12粒种子,在2片可见叶时移栽,栽后盖土1寸厚。

2.4.3地膜覆盖

在海拔较高,气候较冷凉的地方,种植生育期较长的品种,生长后期易受低温早霜的影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比常年露地正常播期提前7~10天,可减轻病虫为害,增强抗倒伏能力,起到增温保墒,提早成熟的作用。盖膜原则为“平、紧、严、宽”四个字。即地整,膜压紧,边压严,采光面宽。

3.田间管理

必须以促根、壮苗为中心,紧促紧管。要勤查苗,早追肥,早治虫,并结合中耕松土促其快返苗、早发苗,力争在穗分化之前尽快形成较大的营养体,为高产奠定基础。

3.1检查护膜

采用地膜覆盖播种方式的地块,播种后经常到田间检查,发现漏覆、破损要及时重新覆好,用土封住破损处。

3.2间苗与定苗

间苗在3叶期进行,定苗在4~5叶展开时完成,拔除小株、弱株、病株、混杂株,留下健壮植株。玉米顶土出苗后,需及时查苗,发现缺苗严重,应立即进行补苗,采取移栽补苗或催芽补种的方法。移栽时从地中选取稍大一些幼苗,移栽后立即浇水,保证成活率。个别地方缺苗可在定苗时就近留双株进行补苗,必须保证留下的玉米植株均匀一致。为了减少劳动用工,间苗、定苗可一次完成。

3.3施肥  

3.3.1施肥原则

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确定氮磷钾肥合理用量,协调氮、磷、钾肥比例,增加追肥用量。氮肥深施,施肥深度应达8~10厘米;分次施肥,提倡大喇叭期追施氮肥。在土壤缺锌区域,基肥亩施用七水硫酸锌1千克

3.3.2施肥建议

目标产量600千克/亩以上的地块每亩总需氮量20约千克,P2O512千克,K2O10千克。基肥推荐N-P2O5-K2O比例为22-13-10或相近配方,追肥推荐使用N-P2O5-K2O比例为27-4-4的高氮配方肥和尿素。

3.3.3基肥和种肥

全部磷肥、钾肥及30%的氮肥做为基、种肥在播种时施入,或播种后在播种沟一侧施入。施肥深度一般在5厘米以下,不能离种子太近,防止种子与肥料接触发生烧苗现象。春、夏播玉米一般应施足有机肥,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千克作为基肥,如果基肥施用了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

3.3.4苗肥

施用苗肥,促苗早发。苗肥在玉米5叶期施入,追施尿素4~6千克/亩沿幼苗一侧(距幼苗15~20厘米)开沟(深10厘米~15厘米)条施或穴施。

3.3.5拔节肥

玉米拔节期追肥以氮肥为主,每追施尿素7千克~8千克。结合灌水或雨前开沟(深10~15厘米)条施或穴施。

3.3.6穗肥

玉米大喇叭口期,每追施尿素17千克~20千克开沟(深10~15厘米)条施或穴施。

3.3.7粒肥

玉米后期如脱肥叶黄,用1%尿素+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洒喷洒时间最好在上午9时前或下午5时后。高产地块,也可在抽雄期再补施5~7千克尿素。

3.4中耕培土

玉米是中耕作物,其根系对土壤空气反应敏感,通过中耕保持土壤疏松利于春、夏玉米生长发育。玉米地一般中耕2次,定苗时锄一次,10叶展时锄一次用除草剂在玉米播种后进行封闭处理的地块或秸秆覆盖的玉米田地,可在拔节后到10叶展时进行一次中耕松土培土起垄。

3.5浇水

玉米播种时遇干旱,要进行造墒灌溉,每亩30~40方水即可,利于保证播种质量。

玉米拔节后进入生长旺盛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增加,尤其是大喇叭口期发生干旱(俗称“卡脖旱”),将影响抽雄和小花分化;抽雄开花期玉米需水量最多,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此期干旱将影响玉米散粉,甚至造成雌雄花期不遇,降低结实率,因此在大喇叭口到抽雄后25天这一段时间,发生旱情,要及时灌溉。

玉米生育后期,保持土壤较好的墒情,可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并可防止植株早衰。此期干旱应及时灌水。

3.6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

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是一项增产措施,一般可增产810%,劳动力充足的地方或农户可实施。在全雄花抽出三分之一,还未散粉时隔株可隔行去雄,然后在玉米散粉后,选择晴天上午811时到田间摇动未去雄的植株,使其花粉散落至已去雄的植株花丝上。人工辅助授粉一般进行23天即可。

3.7防止倒伏

苗期玉米耐旱怕涝,可适当控水蹲苗。蹲苗是促进玉米根系下扎,提高玉米后期抗旱性和防止倒伏的重要措施。也可结合中耕利用人工或机械培土,及时砍出玉米田里的弱小植株、空杆株。防止倒伏应避免刮风天气浇水。种植密度过大有倒伏倾向的地块,应适时喷施生长调节剂 (如玉米健壮素) 壮秆防倒。

小喇叭口期前遭遇大风,出现倒伏,可不采取措施,玉米会自行直立,基本不影响产量。小喇叭口期后遭遇大风而出现倒伏,应及时扶正,并进行培土,以促进气生根下扎,增强抗倒伏能力,降低产量损失。

4.病虫草害防治

4.1病害

4.1.1大、小斑病

大斑病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间隔10一次,交替用药,连续防治2次~3次。

小斑病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隔7~10一次,交替用药,连防2次~3次。

4.1.2灰斑病

发病初期,可用70%代森锰锌粉剂800倍液,或50%福美双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喷雾。

4.1.3茎腐病

对于细菌性茎腐病,在发生初期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对于真菌导致的茎腐病,发生初期用57.6%冠菌清1500倍液喷雾防治。

4.1.4穗腐病

大喇叭口期可用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或4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吐丝期可用65% 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果穗,视病情防治1次~2次。

4.1.5丝黑穗病

防治丝黑穗病主要措施是播前使用种子重量2‰的立克秀药剂拌种。

4.2虫害

4.2.1地老虎

玉米苗期及时中耕除草,在地老虎孵化盛期,选用50%辛硫磷8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糖醋液或毒饵诱杀;虫害严重时,灌水也能有效地抑制地老虎的危害。

4.2.2玉米螟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用白僵菌粉剂20兑细沙2千克点心防治。

4.2.3蚜虫

抽雄期用 10% 的阿维菌素水分散粒剂 3000倍液,或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倍液,或者 3% 啶虫脒可湿性粉剂 2500倍液,间隔10一次,交替用药,喷雾防治2次~3次。

4.3杂草防治

玉米地主要杂草有藜(灰灰菜)、马唐及牛膝菊等,可在播种后出苗前,使用乙草胺进行封闭除草;在3叶~4叶期可用4%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250倍液+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除。

5.收获与脱粒

5.1收获

玉米苞叶发黄后7~10天,即苞叶变白,上口松开,籽粒基部黑层出现,乳线消失时,玉米达到生理成熟可进行收获。早收获对玉米产量、品质都不利早收获玉米籽粒产量降幅达10%以上含水量较高,容重低,商品品质差,对粮食储藏也不利。

5.2脱粒

玉米果穗收获后尽快晾晒,当籽粒含水率降至25%以下时方可脱粒。脱粒后继续晾晒,当籽粒含水率降至14%以下时方可入仓贮存。



附件3:

甘孜州马铃薯栽培技术

一、品种

早熟品种:生长时间出苗后60天以上可收获,主要品种费乌瑞它、川芋56、中薯2号、中薯5号、沃土5号等亩产1000公斤。此类品种植株较矮,薯形光滑,结薯集中,成熟早,适于与玉米、小麦等作物间套种,可在甘孜州河谷、半山区种植。

晚熟品种:生长时间出苗后110天以上的如川芋50、川芋117、陇薯6号、青薯9号、冀张薯12号、v7等亩产1500公斤,青薯9号高产栽培亩产达4500公斤以上。此类品种植株较高,生长期长,产量高,宜净作;在甘孜州春播一熟区种植,高原海拔高气温冷凉,生长充足,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更利于淀粉积累。

二、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期

甘孜州马铃薯种植范围广,从河谷平坝到高山、高原均可种植。河谷平坝、半高山可在每年的冬季终霜前一个月及早播种,争取早出苗、早收获。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区域可在春季3月中下旬至5月初播种。

2、 种薯准备

选用无病、无虫、大小在50克左右的健薯播种,使用脱毒整薯播种。种薯较大切块时,切刀使用75%酒精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防止病菌感染薯块,每个薯块带1~2个芽眼。切块用药剂甲基托布津与滑石粉处理种薯,每1公斤混合药剂处理100公斤种薯;薯块也可用草木灰进行拌种。切块种植能节约种薯,并有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出苗的作用;整薯播种可以避免用芽块播种容易出现的问题,且可比芽块播种显著增产。

3、种植密度

早中熟品种春播净作4500~6000窝,中晚熟品种保持在3500~5000窝,亩用种薯300斤以上。开厢垄作,单垄双行宽行行距66厘米,窄行33厘米,窝距22~30厘米;单垄单行,行距80~90厘米,窝距25厘米左右,播种深度 18-20cm。开厢依地势走向从高到低进行开厢作垄。

4、土壤和施肥

(1)宜选择表土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透气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或壤土。土壤粘重影响根系发育和块茎膨大,使块茎畸形,芽眼凸出,薯皮粗糙。马铃薯适于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在碱性土壤中马铃薯易得疮痂病。

(2)马铃薯对肥料三要素的需求量,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马铃薯施肥的总原则是:肥料种类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补充;施肥方法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只要施足底肥,生长期间可以不追肥,如需追肥时,应于块茎形成期结合培土追施一次结薯肥,追肥量视植株长势而定。甘孜州春播一熟区马铃薯施肥上每亩宜施用腐熟的农家肥亩施2000斤以上和氮磷钾各含15%复合肥50公斤,一次性施足底肥。肥料选择腐熟农家肥和增施生物菌肥能有效防治病害发生。

5、病虫害防治

甘孜州主要马铃薯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疮痂病和炭疽病;虫害有蚜虫、老母虫等。病虫害防治技术:清理地块杂草、秸杆降低病虫数量,种植抗病品种和使用脱毒种薯,深耕晒土、高厢垄作、增施有机肥、轮作;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开花现蕾时用银法利75毫升或百泰50-60克交替防治三次;早疫病防治药剂霜尿氰、阿米西达等;马铃薯炭疽病防治药剂可用多菌灵、阿米西达等,马铃薯疮痂病防治用稀释200倍的福尔马林液浸种薯,再用塑料覆盖闷种2小时后清水冲净,晾干后播种。

三、田间管理

1、幼苗期(出苗-现蕾)管理

(1)中耕培土。第一次中耕培土时间在苗高6厘米左右,此期地下匍匐茎尚未形成,可合理深锄。10天后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此期地下匍匐茎未大量形成,要合理深锄,达到层层高培土的目的。现蕾初期进行第三遍培土,此期地下匍匐茎已形成,而且匍匐茎顶端开始膨大,形成块茎,因此要合理浅耕,以免伤匍匐茎。苗期三次中耕培土,增强土壤的通透性,为马铃薯根系发育和结薯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2)防治害虫。苗期乃至结薯期、长薯期的主要虫害是蚜虫、地老虎和红蜘蛛,田间发现个别虫害时,即可防治。防治药物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3)追肥。在土壤肥力好,底肥充足的条件下,一般不需要追肥。但有追肥之必要时,可在6叶期追肥,追肥过早,起不到追肥作用,追肥过晚增产效果差,甚至贪青徒长,造成减产。

2、结薯期(现蕾-落花)管理

(1)对于大量结实的品种,要摘除过多花蕾,节约养分,尤其节约光合产物,促进地下部结薯。摘除花蕾时,不要伤害旗叶。

(2)此期是需水最多的时期,要避免干旱,遇干旱要浇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

(3)此期易发生、流行马铃薯晚疫病,可在发病前期,用甲霜灵锰锌、代森锰锌、百菌清进行预防。

3、成熟期(落花-块茎生理成熟)管理

此期根系逐渐衰老,吸收能力减弱,要注重防早衰,叶面喷施一次0.5%-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可有效地防早衰,使地下块茎达到生理成熟。

四、注意事项

1、马铃薯与玉米、小麦间套作时,马铃薯宜选早中熟优良品种,播前可进行种薯处理。

2、种薯贮藏注意通风、透气、防冻,及时清除病薯、烂薯。




附件4: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海拔2500米以下的区域,采用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技术,是这些地区种植业绿色增效的技术新途径

1.种子选择与处理

1.1选配品种

玉米和豆类青贮收获的生育期一致。玉米选用株型紧凑或半紧凑、耐低温、抗倒伏、抗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的早熟或极早熟品种川单99敦玉810大天006中玉335阿单9号康玉1号德美亚1号、德美亚3号等;豆类中的大豆选用耐荫、耐低温的早熟品种(如华春8号、南豆36、中黄301、濉科998、川豆15、川豆16、中豆39等)

1.2精选种子

用粒选机或人工剔除杂籽、病斑籽、虫食粒、秕粒或破碎粒,选用粒大饱满的种子。

2.播种

2.1播种期

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玉米、豆类同期播种。

2.2田间株行距配置

采用2行玉米(玉米带)和3大豆(豆类带)相间种植玉米带与豆类带间隔70 cm玉米带带宽40 cm,种2行玉米行距40 cm,单粒穴播,穴距10~12 cm;大豆带宽60 cm,种3行大豆,行距30 cm,穴距设8~10 cm,单粒穴播。

采用2行玉米(玉米带)和4大豆(豆类带)相间种植玉米带与豆类带间隔70 cm玉米带带宽40 cm,种2行玉米行距40 cm,单粒穴播,穴距8~10 cm;大豆带宽90 cm,种4行大豆,行距30 cm,穴距设10~12 cm,单粒穴播。

注:若一穴双株,株距翻倍。

2.3播种

播种深度3 cm~5 cm,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60 %~65 %之间。确保苗全苗匀。

3.田间管理

3.1施肥

在玉米与豆类带间、距玉米带10 cm~20 cm处施肥。施氮总量22 kg/ ~24 kg/,种肥施30%,拔节期施50%,大喇叭口施20%;施磷量10 kg/~12 kg/,施钾量8 kg/~10 kg/;磷、钾肥全部做种肥施。

3.2杂草防除

播后出苗前播种后两天内完成,每喷施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80mL~100mL,兑水30kg~40kg;苗后选用禾豆专用型除草剂进行茎叶定向喷雾。

3.3病虫害防控

玉米大喇叭口期病虫害发生较集中时,利用高效低毒农药与增效剂(如激健)防一次,如苯醚•嘧菌酯32.5%+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40%(6克/亩),或甲维盐(2-4克/亩);在豆类开花结荚期,田间高隆象、斜纹夜蛾、荚腐病等病虫害严重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并添加农药增效剂,统防统治1次,见表1

1 玉米-豆类带状间作常用药品及其用药方法

防治时期

主要病虫

防治药剂及用量

玉米大喇叭口期(共生大豆苗期)

虫:蜗牛

病:玉米纹枯病、茎腐病和穗腐病,大豆根腐病

田间沟渠撒施80%四聚乙醛防治蜗牛、钉螺等,每用量为500g;病害采用 5%-10%井冈霉素水剂,混合25%氰烯菌酯悬浮剂、或60%多菌灵盐酸盐水溶性粉剂连续喷2次,间隔10~15 d。

大豆开花前后


虫:高隆象、蚜虫、桃蛀螟、斜纹夜蛾、斜纹夜蛾、豆秆黑潜蝇、豆荚螟、蜗牛

采用4%高氯·甲维盐微乳剂、或20%氯虫苯甲酰胺、或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或2.5%高效氯氰菊酯、或乙基多杀菌素(1~3 g/ ),或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 g/),并配合施用增效剂激健(30 g /),注意年际间轮换使用,于开花前后每7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对已爬上植株的蜗牛喷施10%蜗牛敌。

病:病毒病、细菌性叶斑病荚腐病

细菌性叶斑病采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和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连续喷施2次,每次间隔5~7 d,可与中生菌素轮换使用;病毒病采用2%宁南霉素水剂。荚腐病和赤霉病采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或60%多菌灵盐酸盐水溶性粉剂连续喷2次,间隔10~15 d。

4.收获

先收大豆,然后收获玉米:9月底、10月初,打霜前当大豆茎叶开始变黄、苗秆和豆荚已干,并呈黑褐色时便可收获。一般最好在早晨有露水时收割,割倒后要轻放,尽量避免籽粒散失。割倒的大豆应及时运回脱粒,去杂晒干后入仓贮藏;玉米苞叶发黄后7~10天,即苞叶变白,上口松开,籽粒基部黑层出现,乳线消失时,玉米达到生理成熟时可进行收获。

附录

表1 青贮玉米-豆类带状间作常用药品及其用药方法

防治时期

主要病虫

防治药剂及用量

玉米大喇叭口期(共生大豆苗期)

虫:蜗牛

病:玉米纹枯病、茎腐病和穗腐病,大豆根腐病

田间沟渠撒施80%四聚乙醛防治蜗牛、钉螺等,每用量为500g;病害采用 5%-10%井冈霉素水剂,混合25%氰烯菌酯悬浮剂、或60%多菌灵盐酸盐水溶性粉剂连续喷2次,间隔10~15 d。

豆类开花前后


虫:高隆象、蚜虫、桃蛀螟、斜纹夜蛾、斜纹夜蛾、豆秆黑潜蝇、豆荚螟、蜗牛

采用4%高氯·甲维盐微乳剂、或20%氯虫苯甲酰胺、或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或2.5%高效氯氰菊酯、或乙基多杀菌素(1~3 g/ ),或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 g/),并配合施用增效剂激健(30 g /),注意年际间轮换使用,于开花前后每7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对已爬上植株的蜗牛喷施10%蜗牛敌。

病:病毒病、细菌性叶斑病荚腐病

细菌性叶斑病采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和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连续喷施2次,每次间隔5~7 d,可与中生菌素轮换使用;病毒病采用2%宁南霉素水剂。荚腐病和赤霉病采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或60%多菌灵盐酸盐水溶性粉剂连续喷2次,间隔10~15 d。



附件5:

2023年全州农业主导品种发布


为发挥优良品种对提高重要农产品单产的支撑作用,加快当家品种推广应用,确保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2022州种子站组织相关专家和推广机构对玉米、青稞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进行了品种试验、示范及鉴评经专家评定,优选出适合全不同区域种植的4青稞品种8个玉米品种、1小麦品种2马铃薯品种6油菜品种,作为2023年我农业主导品种,现予以推介发布。请各地及有关单位结合本地生产实际和农业结构调整需求,做好农作物品种推荐和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农民科学的选用良种

一、主导品种

(一)青稞主导品种:康青7号、康青9号、藏青2000、黑六棱

(二)玉米主导品种:在河谷地带建议选用杂交玉米川单99敦玉810、大天006、中玉335、西抗18、华玉11;在高山及半高山建议选用阿单9号康玉1号

(三)小麦主导品种康麦9号

(四)马铃薯主导品种脱毒紫皮、青薯9号

(五)油菜主导品种绵油33、绵油17号长江早油3号、国豪油8号、青杂4号、青杂7号

二、因地制宜,发布本地主导品种

请各县(市)结合本地情况,从近几年示范推广品种中确定本地主推品种,并报州农牧农村局种业科备案。同时,要继续加大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积极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新良种,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品种支撑。




附件6:


甘孜州2023年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要点


农药是有毒的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当不但影响药效,同时能对作物产生药害,或引起人畜中毒和环境污染。为科学安全使用农药,避免中毒事故发生,现将有关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一、合理选药:①根据防治对象选择对路药剂。②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坚决不用国家明令禁止农药。③选用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水溶性粒剂等环保剂型产品。

二、安全配制:①用准药量。根据农药标签上推荐的用药量使用,不随意混配农药,或任意加大用药量。②采用“二次法”稀释农药。水稀释的农药:先用少量水将农药稀释成“母液”,再将“母液”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拌土、沙等撒施的农药:应先用少量稀释载体(细土、细沙、固体肥料等)将农药制剂均匀稀释成“母粉”,然后再稀释至所需要的用量。③注意配药安全。配制农药应远离住宅区、牲畜栏和水源地;药剂要随配随用;开装后余下的农药应封闭在原包装中安全贮存;不能用瓶盖量取农药或用装饮用水的桶配药;不能用手或胳臂伸入药液、粉剂或颗粒剂中搅拌。

三、科学使用:①适期用药。根据病虫发生期及农药作用特点,在防治适期内使用。②用足水量。一些农民朋友在使用农药时,为减少工作量,往往多加药少用水,用药不均匀,防效差,并且增强病菌、害虫的耐药性,超过安全浓度还会发生药害。③选择性能良好的施药器械。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药械,定期更换磨损的喷头。④注意轮换用药,抑制抗药性。⑤添加高效助剂:如植物油助剂和有机硅助剂,可有效提高药效,减少化学农药用量。⑥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农药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采收时的天数,即收获前禁止使用农药的天数。在实际生产中,最后一次喷药到作物(产品)收获的时间应比农药标签上规定的安全间隔期长。为保证农产品残留不超标,在安全间隔期内不能采收。

四、安全防护:①施药人员应身体健康,经过培训,具备一定植保知识。年老、体弱人员,儿童及孕期、哺乳期妇女不能施药。②施药前检查施药药械是否完好,施药时喷雾器中的药液不要装得太满。③要穿戴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防止农药进入眼睛、接触皮肤或吸入体内。④要注意施药时的安全。下雨、大风、高温天气时不要施药,高温季节下午5时后温度下降时施药,以免影响效果和安全;要始终处于上风位置施药不要逆风施药;施药期间严禁进食、饮水、吸烟;不要用嘴去吹堵塞的喷头。⑤要掌握中毒急救知识。如农药溅入眼睛内或皮肤上,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脱掉污染衣服,携农药标签到最近的医院就诊。⑥要正确清洗施药器械。施药药械每次用后要洗净,不要在河流、小溪、井边冲洗,以免污染水源。⑦要妥善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农药废弃包装物严禁作为它用,不能乱丢,要集中存放,妥善处理,将农药包装废弃物交回农药销售者或固定收集点统一回收处置。

五、安全贮存:①尽量减少贮存量和贮存时间。②贮存在安全、合适的场所,要按农药类别分区存放。农药不要与食品、粮食、饲料靠近或混放,不要和种子一起存放。③贮存的农药包装上应有完整、牢固、清晰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