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文章。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积极探索发展土地流转集中型和社会化服务带动型两种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363.27亩,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机收技术服务面积3521.33亩。
⑵做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文章。积极推广“公司+协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采取“土地入股+分红”“资金入股+分红”“技术入股+分红”等多种分红模式。截至目前,2023年上半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益365.8万元,盘活低效闲置资产16个。
⑶做好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文章。积极扶持农民合作社,培育“七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目前,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计90家、联合社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率达95%,合作社入社及带动农牧民群众达10591户,入社及带动率达46%。